每日更新国产精品视频,瑟瑟网站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性色做爰片在线观看ww

熱線電話:13682489061

注冊咨詢服務請聯系劉老師13682489061

熱門標簽

聯系我們

手機:15622858959
電話:13682489061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上合社區33區裕安二路129號
郵箱:406866334@qq.com

醫療器械監管動態

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

作者:聯華健康 發布時間:2021-12-13 14:59:06點擊量:

1-211213150243Y0.png

第一章

第一條 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推動互聯網醫院持續健康發展,規范互聯網醫院管理,提高醫療服務效率,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互聯網醫院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基本標準見附錄)。

第三條 國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互聯網醫院實行準入管理。

第四條 國務院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中醫藥主管部門負責全國互聯網醫院的監督管理。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含中醫藥主管部門,下同)負責轄區內互聯網醫院的監督管理。

第二章互聯網醫院準入

第五條 實體醫療機構自行或者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搭建信息平臺,使用在本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注冊的醫師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應當申請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

實體醫療機構僅使用在本機構注冊的醫師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可以申請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

第六條實施互聯網醫院準入前,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與互聯網醫院信息平臺對接,實現實時監管。

第七條申請設置互聯網醫院,應當向其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執業登記機關提出設置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設置申請書;

(二)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可根據情況適當簡化報告內容;

(三)所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的地址;

(四)申請設置方與實體醫療機構共同簽署的合作建立互聯網醫院的協議書。

第八條新申請設置的實體醫療機構擬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的,應當在設置申請書中注明,并在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寫明建立互聯網醫院的有關情況。如果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建立互聯網醫院信息平臺,應當提交合作協議。

第九條 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受理設置申請后,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核,在規定時間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書面答復。批準設置并同意其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的,在《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中注明;批準第三方機構申請設置互聯網醫院的,發給《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醫療機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申請執業登記。

第十條 已經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實體醫療機構擬建立互聯網醫院,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的,應當向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發證機關提出增加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的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簽署同意的申請書,提出申請增加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的原因和理由;

(二)與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對接情況;

(三)如果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建立互聯網醫院,應當提交合作協議;

(四)登記機關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條 執業登記機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互聯網醫院登記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的,予以登記。審核不合格的,將審核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

第十二條互聯網醫院的命名應當符合有關規定,并滿足以下要求:

(一)實體醫療機構獨立申請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應當包括“本機構名稱+互聯網醫院”;

(二)實體醫療機構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申請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應當包括“本機構名稱+合作方識別名稱+互聯網醫院”;

(三)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名稱應當包括“申請設置方識別名稱+互聯網醫院”。

第十三條 合作建立的互聯網醫院,合作方發生變更或出現其他合作協議失效的情況時,需要重新申請設置互聯網醫院。 

第三章執業規則

第十四條互聯網醫院執行由國家或行業學協會制定的診療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

第十五條互聯網醫院信息系統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實施第三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

第十六條在互聯網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醫師、護士應當能夠在國家醫師、護士電子注冊系統中進行查詢。互聯網醫院應當對醫務人員進行電子實名認證。鼓勵有條件的互聯網醫院通過人臉識別等人體特征識別技術加強醫務人員管理。

第十七條 第三方機構依托實體醫療機構共同建立互聯網醫院的,應當為實體醫療機構提供醫師、藥師等專業人員服務和信息技術支持服務,通過協議、合同等方式明確各方在醫療服務、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方面的責權利。

第十八條互聯網醫院必須對患者進行風險提示,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書。

第十九條 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就診,由接診的醫師通過互聯網醫院邀請其他醫師進行會診時,會診醫師可以出具診斷意見并開具處方;患者未在實體醫療機構就診,醫師只能通過互聯網醫院為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復診服務。互聯網醫院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當患者病情出現變化或存在其他不適宜在線診療服務的,醫師應當引導患者到實體醫療機構就診。

第二十條互聯網醫院應當嚴格遵守《處方管理辦法》等處方管理規定。在線開具處方前,醫師應當掌握患者病歷資料,確定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明確診斷為某種或某幾種常見病、慢性病后,可以針對相同診斷的疾病在線開具處方。

所有在線診斷、處方必須有醫師電子簽名。處方經藥師審核合格后方可生效,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配送。不得在互聯網上開具麻醉藥品、精神類藥品處方以及其他用藥風險較高、有其他特殊管理規定的藥品處方。為低齡兒童(6歲以下)開具互聯網兒童用藥處方時,應當確定患兒有監護人和相關專業醫師陪伴。

第二十一條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和《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等相關文件要求,為患者建立電子病歷,并按照規定進行管理。患者可以在線查詢檢查檢驗結果和資料、診斷治療方案、處方和醫囑等病歷資料。

第二十二條互聯網醫院發生的醫療服務不良事件和藥品不良事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上報。

第二十三條互聯網醫院應當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醫療數據保密的有關法律法規,妥善保管患者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泄露患者信息。發生患者信息和醫療數據泄露時,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向主管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并立即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第二十四條 實體醫療機構或者與實體醫療機構共同申請互聯網醫院的第三方,應當為醫師購買醫療責任保險。

第二十五條 互聯網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應當符合分級診療相關規定,與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功能定位相適應。

第二十六條 鼓勵城市三級醫院通過互聯網醫院與偏遠地區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互聯網醫院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內部各項管理。

第二十八條互聯網醫院應當建立互聯網醫療服務不良事件防范和處置流程,落實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措施,加強互聯網醫院信息平臺內容審核管理,保證互聯網醫療服務安全、有效、有序開展。

第二十九條互聯網醫院提供診療服務的醫師,應當依法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在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注冊,具有3年以上獨立臨床工作經驗。互聯網醫院提供服務的醫師,應當確保完成主要執業機構規定的診療工作。

第三十條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與互聯網醫院登記機關,通過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對互聯網醫院共同實施監管,重點監管互聯網醫院的人員、處方、診療行為、患者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等內容。將互聯網醫院納入當地醫療質量控制體系,相關服務納入行政部門對實體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和醫療機構評審,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第三十一條 縣級及以上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互聯網醫院名單及監督電話或者其他監督方式,及時受理和處置違法違規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舉報。發現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應當及時告知相關主管部門。

第三十二條 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獨立作為法律責任主體;實體醫療機構以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時,實體醫療機構為法律責任主體。互聯網醫院合作各方按照合作協議書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患者與互聯網醫院發生醫療糾紛時,應當向互聯網醫院登記機關提出處理申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追償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過程中,有違反《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第三十四條 下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未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管理互聯網醫院的,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及時予以糾正。

第五章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經批準設置或備案的互聯網醫院,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30日內,按照本辦法要求重新提出設置和執業登記申請。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18年7月17日起施行。